群眾運動是統治者的最恨,也是反對者的最愛。因為,群眾力
量的崛起,舊歷史即將終結,新歷史逐漸展現。
在美麗島事件之前,並沒有所謂的群眾路線,那時候的反對黨
只是一些靠選舉起家的個人,他們很少進行草根群眾組織,也很少
訓練幹部,他們有若干附隨者,但是彼此的關係相當封建、不民主
。
美麗島事作發生之後,康寧祥路線抬頭後的幾年也是如此光景
。
群眾的極意意義要等到新潮流進行反對運動的內部批判後,才
逐漸澄清。
那時候的「雞兔問題」(運動型公職vs.利益型公職)、「選舉
掛帥vs. 群眾路線」等爭辯,都是為往後的群眾路線舖路。
群眾運動業已證明是反對國民黨最有效的手段,所以,議會的
功能是工具性的,目的在於使群眾運動茁壯。
議會路線是群眾運動的政治保護傘,它可以將體制內的合法資
源轉交給體制外力量,一個運動型公職是為群眾服務的。
當然,群眾路線不等於街頭路線,運動戰只是它最後的表現形
式,百分之八、九十的工作是在運動之前就必須完成。
草根群眾組織才是群眾路線的真正基礎。
第五章 誰是台獨運動的主體
第六章 台獨運動的戰略與戰術
第七章 群眾運動的新世紀
第八章 人民和平革命的構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