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民健保的思考方向

  總結全民健保這兩個月來的爭議,可以歸納為三大層面:

  一、政策面:全民健保所要達到的是甚麼樣的政策目標?行政院 衛生署八十二年底在規劃報告中以「不浪費、不虧損」為原則,提出 四項實施全民健保之基本目標:(一)提供國民適當醫療服務;(二 )有效利用醫療資源;(三)減少就依之財務障礙;(四)促進國民 健康。但全民健保實施兩個多月以來,我們卻看到行政系統毫無原則 地朝令夕改,所謂原則和基本目標,根本只是紙上宣示!令人對達成 這樣的目標無法產生絲毫信心。

  二、行政面:譬如健保卡的設計與發放、超收醫療費用、調高掛 號費等,基本上這些問題都不涉及母法層面,只要在行政面改進即可 。

  三、法律面:像保費、眷口數、投保薪資、轉診制度、部分負擔 等項目,涉及健保法母法或子法,必須透過修法來解決。但法律面的 問題已被衛生署知法犯法的情況下破壞,向擅自將四級轉診改為二級 制就是違法的。

  現在各界提出不同方式的修改辦法,有些只是政策面的,並不能 觸及健保的本質。即使有一些提議觸及母法的修改,但也不一定能解 決全民健保的種種不公平規定。等而下之者,像某些立法委員,甚至 行政部門,一味已選票為考量,在改革上更是毫無章法可言。   因此,我們誠懇呼籲,思考全民健保的改革方向,必須觸及問題 的核心,也就是必須從健保的精神以及整體架構設計著手,我們建議 應從下列四個面向來進行全觀性的思考:

  一、涵蓋面:普及式或者普遍都可接近的方式(universal          coverage or universal access)?

  目前全民健保所採取的是普及式的保險,也就是所有人皆加保。 普遍都可接近式的全民健保,是以職業類別的保險為基礎,其他未被 涵蓋的國民則透過政府補助或提供醫療服務的方式,使他們也可以獲 得醫療保障。普及式的保險必然涉及政府保費補助,將使政府支出增 加。   與這個面向相關的問題是:全民健保是只保健康,還是要保所得 重分配?如果只是前者,那麼衛生署的現行版本和沈富雄的「保大不 保小」都能發揮這種功能;如果還要加上所得重分配,那麼眷口數、 最低投保薪資、最高投保薪資都要一併修改。

  二、保險財源:

  主要財源有三種:由雇主支付、由個人支付以及broad-based tax ,像加值稅或薪工稅。目前全民健保採取的是前兩種的混合,由於與 現行的公農勞保差不多,較不引起加稅的聯想。但由於投保薪資基礎 的差異或以職業類別設定不同的保費分攤比,前兩種也會造成不公平 的現象,目前的全民健保就是如此。至於第三種「廣基的抽稅」最被 學者所接受,主要是其來源頗為穩定,也簡單(沈富雄的版本所設定 的一半保費由政府稅收支付,就是這種類型的財源),但因這種財源 在稅制不健全下,大多由薪水家庭支付,而且這種方式也令人有加稅 的感覺,在目前的政治環境下,根本不會被接受。

  三、財務是否進行控制:

  目前的全民健保採取「總額支付制」來控制財務,但實施時間將 是兩年後。「總額支付制」的好處是可以將醫療費用控制在一定額度 內(占GNP或GDP一定比例),它的缺點在於,可能因此造成醫療品 質下降。從健保實施兩個月來看,即使採取「總額支付制」,台灣的 醫師也可能想盡辦法超收費用,最後造成保險費用名義上控制了,但 民眾卻得另掏腰包,實際的醫療費用是增加的。   如果不採取財務控制,醫療支出增加就必然要調升保費,這對受 薪階級是一大負擔。   事實上,財務控制是相當困難的任務,因為醫療照護改善,會使 平均餘命延長,人口老化嚴重,醫療支出勢必增加。以美國為例,若 按現在的自由市場式的健保體系,公元二千年時,醫療支出將由現在 占GDP13-14%上升至20%;如果實施科林頓的健保改革方案,醫療支 出屆時也會增加到19%,相差極微。

  四、虧損如何彌補?

  全民健保的設計是以「自負盈虧」來解決這個問題。以目前的醫 病關係和醫德來看,保費勢必每年調漲,但在每年都有選舉的情勢下 ,誰敢提保費調高?但如果以國庫撥補,勢必造成財政無底洞;而且 以目前的租稅制度,絕大部分的稅收來自受薪階級,屆時仍是由這些 勞苦大眾負擔。

  去年全民健保立法之前,新國會曾就全民健保的原則設計提供一 份建議書給民進黨協商小組。(參見附件一)在全民健保實施滿兩月 並引發全民怨怒時,我們檢討當前的種種缺失,認為全民健保的主要 原則並沒有錯,但在行政部門專權的心態下加入種種相互矛盾的設計 ,並在行政措施上設下層層關卡,造成民眾不便。

  值此各界對健保改革方向提出意見之際,我們也提出健保必須堅 守的六大原則,方不致使全民健保在各界一片喊價聲中完全迷失方向

回上一頁回新國會